其中,西周初所确立的宗法制奠定了中国古代自由的一般特质,即宗族/家族的利益诉求是唯一和根本的内容,这与以个体权利诉求为根本特质的现代自由截然不同。
严氏言宗教,竟涉子贡所称之性与天道。从这个意义上看,蒯光典将基督教教会视为可由不可知的大本营并非空穴来风。
1902年,康有为在《论语注》中这样解释民可使由之章: 孔子之欲明民至矣。22再次,严复指出民可使由之章中的两个之字是代词,因此正确理解此章的关键是这两个代词究竟代指何物。第四层是对此章的怀疑,康有为尽管用圣人遍开万法,不能执一语以疑之来为孔子辩护,但显然已经对此章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因此将其归为刘歆伪作。15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第1号(1902年2月8日)。为之俑者初以天下之多事,皆豪杰为之也。
民皆听命于上,如子孙之不能自主也。要想解答这一疑惑,我们首先需要回到清末民初的思想背景中去考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6]309严以治吏与宽以养民是两条治国的纲纪,二者不可偏废。国势如溃瓜,手一动而流液满地。总体而言,王船山的政治思想可以展开成四个逻辑层次:道统与治统并重的治国依据。明末清初之际,社会动荡、矛盾交织的整体社会环境催生了王船山的政治思想。
离开了立人之道的义,人会丧失道德理性与禽兽无异。五、结语 社会动荡、矛盾交织的时代呼唤经世之思想。
船山政治思想因社会现实问题而起,并由理论度越到实践,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具有一以贯之的贯通性、四位一体的逻辑度越性。天下并非是统治者一人之天下,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不可为满足一己之私,侵害广大平民百姓的权益,从而给国家带来严重性的财政危机与社会危机。气之不善,理之未善也。惟根心以出,则立之有原,行之委曲详尽,斯所及者广而可久。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他所倡导的建立回避制度与易地为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执法的公平性与准确性。王船山十分赞扬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一方面主张统治者在臧否人才时,要尊重客观事实。而治理贪污腐败的关键是什么呢?王船山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即严以治吏和选贤用能。
他曾说:三代以下无可读之书。其不仅为当时统治阶级治国理政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实践层面的意义,也对后世治国理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治统与道统理应相合并行,互为兴替,天下因此平治。一、道统与治统并重的治国依据 君权神授的正统论思想,是传统儒家所主张的政权合法性依据,正统学说源自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论,王船山将此视为方术之士的邪说,为君子所不齿。
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则一人之义私矣。一以百官受质之礼受之,立敬自上,而下莫敢不敬也。双严清源的治国举措和天下为公的治国理想。王船山说:盖人主之职,守礼法,慎言动,谨天戒,犹冢宰三司百官之有岁成也。王船山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入阐释了宋徽宗败亡的原因,有财而不知所施,有兵而不知所用。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也。
他说:汉之延祀四百,绍三代之久长,而天下戴之不衰者,高帝之宽,光帝之柔,得民而合天也。王船山的哲学思想体系博大而精深,晚清《船山遗书》的出版,使得其思想逐渐为人所知,并彰显出愈发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力。
明朝末年,官场腐败之风盛行,宰相索之诸道,诸道索之州县,州县不索之穷民而谁索哉?[6]1036从王公贵族到地方官吏,官官相护,上下相互勾结共同贪赃枉法,犹如蠹虫,严重侵蚀国之根基。王船山主张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执政者需要具备天下为公的宽广胸襟,知人善任,进贤远奸。
在存人立礼的基础上,强调整饬吏治与廉政建设对于治国安民、匡扶朝纪的重要性。宋应星评价当时的经济: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
天下难以保全清宁,人民难以保全性命。温气为仁,肃气为义,昌气为礼,晶气为智,人之气亦无不善矣。圣人官府之,公天下而私存,因天下用而用天下,故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王者无私以一人治天下,此之谓也。天下无私竞而竞以诸侯,诸侯无私竞而竞以巨室。
他认为,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并非冲突对立,执政者要辩证地对待义利关系。可以说,王船山的政治思想代表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发展的新高峰。
王船山认为君主应以民为基,若无民则君不立。王船山通过反思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己之私。
其次,王船山强调要以礼治为核心,将存人立礼视作治国的最高标准。王船山对传统的君权论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如果一味强调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化,君主便会纵欲而忘其民,忘其民便会视民如草、随意弃之。
百姓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腐败之风对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损害。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之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6]68王船山强调不应以一时之君臣,废除古今夷夏之通义。他说:故唯宗社安危,贤奸用舍,生民生死之大司。[6]1102上官的贪污腐败,是贼害之所自生[6]1102的根源,官吏欺压盘剥百姓,源浊于上,流污于下,上官不正则下吏歪。
他说: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双严清源的执政主张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或言政,或言礼,其实一也。王船山曰: 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在此基础上,王船山深入阐述义之理: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令之通义。他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循天下之公,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